杭州师范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美术)(045113)】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美术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美术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善美术教育知识结构,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本质与特征,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了解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与社会关系,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世界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我国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研究美术教学面对21世纪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提高国民素质美术教育。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年限(含休学)最长不超过5年。如确有必要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期每次申请不得超过1年,累积不得超过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 (13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学分)
3.教育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学科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
2.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其他课程(4门,8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 (6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四)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环节,各学员应结合日常工作中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重在体现自己工作实践经验及思考。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3.教学专题研究:针对本学科、本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既可以是教学实践环节,也可是针对教材文本)开展专题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报告。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关注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入学时为应届毕业生的,须自觉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补“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习实践。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方向相一致,来源于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硕士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字数不少于2万字。
1.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20篇,其中外文文献6篇。在校就读期间至少完成2篇文献阅读报告。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①选题依据;②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③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行(包括研究方法、实验手段和技术路线);④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⑤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预期结果;⑥参考文献目录等等。
开题报告会公开举行,并聘请本学科3-5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或以上的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评议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公开评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才能进入正式撰写论文的阶段。论文选题一经评议确定后,不得任意更改。如开题报告未通过,则在2-3个月内可补作选题报告,仍未通过,按有关规定处理。
3.论文评阅和答辩
论文评阅实行三名校外专家“双向隐名”通讯评阅的方式,研究生按照评阅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通过者方可取得硕士学位。答辩未通过者,则按学校相关规定申请后续重新答辩或自动放弃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研究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专业实践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他
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自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并上交读书报告3篇。跨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后,还应至少自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并上交读书报告2篇,不计学分。
附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学院名称 | 美术学院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学科教学(美术) 045113 | ||||||||||||||
研究方向 | - | 导师组负责人 | |||||||||||||||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中、英文) | 周 学时 | 总 学时 | 学 分 | 各学期安排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
学 位 公 共 课 | 9990101001 | 硕士生英语 E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 | 2 | 32 | 2 | √ | 考试 | 修13学分 | |||||||||
9990201005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 1 | 16 | 1 | √ | 考试 | |||||||||||
9990201006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32 | 2 | √ | 考试 | |||||||||||
9990101014 | 教育原理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 2 | 32 | 2 | √ | 考试 | |||||||||||
9990101008 | 课程与教学论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 2 | 32 | 2 | √ | 考试 | |||||||||||
9990101009 | 教育研究方法 Method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 2 | 32 | 2 | √ | 考试 | |||||||||||
9990101015 | 心理发展与教育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 2 | 32 | 2 | √ | 考试 | |||||||||||
专 业 必 修 课 | 0150102001 | 美术教育学 Arts Pedagogy | 2 | 32 | 2 | √ | 考试 | 修12学分 | |||||||||
0150102175 | 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ine Arts Teaching | 2 | 32 | 2 | √ | 考试 | |||||||||||
0150102176 | 美术课程与教材研究 Curriculum Research of Fine Arts | 2 | 32 | 2 | √ | 考试 | |||||||||||
0150102004 | 中外美术教育史 Educational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ine arts | 2 | 32 | 2 | √ | 考试 | |||||||||||
0150102221 | 艺游学方法论Ⅰ A/r/tography MethodologyⅠ | 2 | 32 | 2 | √ | 考试 | |||||||||||
0150102222 | 艺游学方法论Ⅱ A/r/tography MethodologyⅡ | 2 | 32 | 2 | √ | 考试 | |||||||||||
专 业 选 修 课 | 0150103011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 4 | 32 | 2 | √ | 考查 | 至少修6学分 | |||||||||
0150103012 | 艺美术教育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Fine Arts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3 | 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研究 Research on Basic Fine Arts Education Reform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4 | 科学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 Research on Scientific Teaching and Thesis Writing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5 | 中外美术史专题研究 Research on Chinese and Foreign Fine arts History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6 | 中外教育简史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7 | 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 Expertise and Skills of Fine Arts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18 | 教育政策与法规 Education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s | 4 | 16 | 1 | √ | 考查 | |||||||||||
0150103019 | 科学思想与方法 Scientific Thought and Methods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20 | 科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21 | 美术文化论 Cultural Theory of Fine Arts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22 | 艺术美学 Artistic Aesthetics | 4 | 16 | 1 | √ | 考查 | |||||||||||
0150103023 | 美术鉴赏与批评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ine Arts | 4 | 16 | 1 | √ | 考查 | |||||||||||
0150103042 | 色粉 Toner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24 | 艺术教育概论 Introduction to Artistic Education | 4 | 16 | 1 | √ | 考查 | |||||||||||
0150103025 |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 Research on Chinese Folk Art | 4 | 32 | 2 | √ | 考查 | |||||||||||
0150204016 | 中国画论 Chinese Painting Theory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36 | 版画 Printmaking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204021 | 水彩 Watercolor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37 | 摄影 Photography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204020 | 扎染 Tie-dyeing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204023 | 书法 Calligraphy | 16 | 32 | 2 | √ | 考查 | |||||||||||
0150103040 | 速写 Sketch | 16 | 32 | 2 | √ | 考查 | |||||||||||
教育实践研究 (6学分) | 0040804101 | 实践案例研究 | √ | √ | √ | √ | √ | √ | 考核 | 研究报告 | |||||||
0040804102 | 教育观察反思 | √ | √ | √ | √ | √ | √ | 考核 | 至少10次 | ||||||||
0040804103 | 教学专题研究 | √ | √ | √ | √ | √ | √ | 考核 | 5000字 | ||||||||
必修 环节 | 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 | √ | 考核 | ||||||||||||||
文献阅读报告 | √ | √ | √ | √ | √ | √ | 考核 | 至少2份 | |||||||||
教育改革前沿系列讲座 | √ | √ | √ | √ | √ | √ | 考核 | 至少8次 | |||||||||
学位 论文 | 开题报告 | √ | |||||||||||||||
论文写作与答辩 | √ | √ | |||||||||||||||
总学分要求 | 37学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