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11 日下午,“艺术教育与艺术史系列讲座”第四讲邀请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凌利中教授,就“古书画中的上海与人文:以上海博物馆(东馆)海上书画馆为例”这一主题,围绕“何以海派”进行上海书画溯源,讲述上海博物馆馆藏书画所蕴含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特质。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杨可涵博士主持。
凌利中老师通过“艺脉/艺术成就”“人文/地区互动”“鉴藏/艺术影响”“潮头/海上风华”四个板块,诠释了上海博物馆海上书画馆的设计主题“何以海派”和海上千年书画成就。“艺脉/艺术成就”板块重点呈现了海上书画的艺脉发展及其与中国美术史的关系。海上千年书画之艺脉与成就,几乎伴随着文人书画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如被誉为“法帖之祖”的陆机《平复帖》、提出“墨戏说”文人画理论的米芾、元代松江文人画成就、明初云间书派与“吴门前渊”,以及古代画史最后一个高峰——海上画派,乃至近现代如黄宾虹、李叔同等名家之成就,可谓群星璀璨;“人文/地区互动”板块聚焦书画中反映出的海上社会人文及互动关系。尤其是元末,地处太湖流域,风土宜人、水陆便利的上海成为文人避地的中心,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本土书画的格局,也对其后文人书画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鉴藏/艺术影响”板块展现了元末至清末民初的近七百年间上海书画鉴藏的情况,并展示了海上书画如何继承与创新;“潮头/海上风华”板块凸显了清末民初海上画派及上海美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引领作用。它继承了江南文人书画的传统余绪,并开启了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新格局,是中国古代书画向近现代美术转型的重要一环,也是海派文化的体现与缩影。
互动环节,师生踊跃提问,学术氛围浓厚。通过本次讲座,使与会师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了上海博物馆(东馆)海上书画馆的面貌和诸多相关学术展览的策展初衷。对海上书画乃至江南文人书画史的历史脉络及精神内涵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