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之初。1908年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首任监督邵章就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教师张宗祥、沈尹默等皆为一代书画名宿。1912年,学校开设图画手工专修科,自此正式揭开浙江美术教育序幕,并逐步构建起中国学校美术教育本土化之典范,李叔同首开中国美术教学人体写生课之先河,姜丹书编写的《美术史》是中国第一部美术史专著。培养的学生中,不乏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现代漫画之鼻祖”和潘天寿这样的国画大师。美术实践的课程化,在中国近现代百二十年美术教育史上,有着轨物范世之影响。
1992年,学校成立美术系,美术教育开启系科化进程。2017年,学院办学主体迁址于西子湖畔玉皇山校区,占地103亩,与浙江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中国美院、西泠印社等艺术机构形成全国独有的艺术共同圈和美术长廊,学术资源高度共享、教学环境优美怡心。拥有省级实验室、杭州市哲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时代美术与美育研究中心”等教科研平台。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专职教师92人,高职称占比60%,博士比40%;博导7人、硕导45人;教育部艺术考指委委员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6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2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200余人。
学院培养艺术学、设计学两大学科学术硕士,以及美术与书法、设计两大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培养教育学学科教学(美术)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现有美术学、绘画、书法学、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六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共艺术为国一流专业,美术学、绘画为省一流专业。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学院专业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全面开启综合型大学美术、设计类创作实践人才培养的时代新篇章。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教师在历届“全国美展”中,获银奖2项、进京及入选数十项,在中国美协、书协等国家级协会主办的展览中入选数百项;获得国社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0余项;浙江省政府社科奖10余项。近三年,教师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作品148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2部,举办国际、国内学术论坛、展览10余次,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师生19件作品入展,其中3件进京。
学院“以艺润德”,育人成效突出。先后获团中央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青年志愿服务团调研报告被国家部委采纳并得到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学院为省级党建标杆院系,有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省级集体荣誉支部2个。近三年,获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本科生创业组国家级银奖、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公益组国家级铜奖,以及其它国家一类学科竞赛获奖百余项,其中一等奖近十项。毕业生除在国内外名校深造和自主创业外,普遍就业于大中小学、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设计广告公司、艺术教育机构等不同行业领域,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4%。
学院网址:http://msxy.hznu.edu.cn
咨询电话:0571-28865737
美术学院院训:
“德厚至善、艺纯尽美”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和校友在为人、做事、向学、尚艺等方面追求卓越的期望与要求。
德厚至善:“德厚”是指品德宽厚,“至善”是指达到最崇高的道德修养境界。“德厚至善”是指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并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人文、科学、艺术的内在真理,以达到完善、美好的境界,是一切正能量的集合。
艺纯尽美:“艺纯”是指技艺才能(包括学术与艺术)纯粹、纯真,“尽美”指追求艺术之美、人格之美达到完美境界。“艺纯尽美”是指治学、研究的追求在于纯粹、完美,精进艺术造诣、审美能力,达到技能技法自如运用的境界,并将艺术之美传递和传播给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