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杭师大美院以乡村支教响应国家战略,继续践行艺术支教支援乡村发展,为贵州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2018年7月14日,杭师大美院支教团连续第7年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洛香镇开展支教活动。历经旅途辗转的支教团,经过短暂的工作对接与休整,37名队员分为3组分别赶赴3个支教学校,并在16日正式迎来了开课的第一天。
在洛香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的队员们,一早便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到来。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队员们决定实行“导师制”。上课前,每位老师都进行了自我介绍,40余名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相应的专业老师,经过双向选择,最终12位老师分别选到5名左右学生。各组导师将对自己学生的课堂任务及成果汇报展作品进行全程指导。
第一天美术课的主题是“奇思妙想的蛋蛋”定格动画,小朋友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动手画出了自己想像的“蛋”和小动物,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成了定格动画。
往年上过课的学生们听闻队员们到了新安小学,便兴奋地赶来帮助队员们搬行李,这让队员们感动不已。首日上课,就迎来了七十余名学生,队员们将学生按照年级分为2个班级进行授课。手工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做立体手工伞,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手工伞画好、折好。别出心裁的作品代表了孩子们对雨伞的不同喜好,或是对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自然的热爱。
皮林支教分队的小老师们则通过小游戏与40余名小学生进行互动。每位小朋友都要选择一种小动物来代表自己,并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带着自己的画上台介绍自己。孩子们拿起画笔,纷纷画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们的手法略显稚嫩,却笔笔认真、笔笔用心。在介绍自己时,他们有的自信勇敢,有的害羞腼腆,但都在老师的鼓励与同伴的支持下一一走上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作品完成后,孩子们纷纷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他们表现出的对于艺术课程的热爱,队员们深受鼓舞和感动。
在第一天课程结束之际,许多小朋友们都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接下来,3所学校的支教队员们将继续围绕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彩虹课堂”艺术体验课,旨在激发当地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次实践,还将开展成果汇报展及相关调研活动。